王羲之离世300年,才赢得李世民的推崇,夺得“书圣”称号,“亚圣”颜真卿亦是如此,早在中唐时期,颜真卿忠贞、英勇的精神,以及平定“安史之乱”,和李希烈之乱,而深得世人赞扬,堪为“大唐战神”。
图片
至于书法作品,几乎是无人问津,其字融合篆籀笔法,点画拙质凝厚、刚健雄放,饱含阳刚之气,风格反叛“二王”,不符合潮流,更有甚者,大肆进行抨击,认为其字丑陋、败坏传统,所写行草作品,犹如“鬼画符”一般。
图片
好在宋朝“尚意”理念盛行,世人追崇个性和创新,不再延续一种风貌,颜真卿的传世书法,终于得到公正对待,譬如欧阳修曾说:“故其字画刚劲独立,不袭前迹,挺然奇伟,有似其为人”。
图片
苏轼也说:“诗至于杜子美(甫),文至于韩退之(愈),书至于颜鲁公(真卿)”,2大文豪鼎力推荐,世人自然青睐,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子,皆在临习其字,之后客观评价,使其地位上升,荣获“亚圣”称号。
图片
甚至他的个别作品,被赞超越王羲之,譬如唐广德二年(764年),写的《争座位帖》,何绍基评价:“此帖笔法之佳,当在《兰亭》之上”,阮元亦言:“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”。
图片
彼时郭子仪大战得胜,宫内设宴,特地为其接风洗尘,排列百官的座位时,为了讨好宦官,不顾礼制,把他置于前列,这种谄媚的举动,令颜真卿十分不耻,遂提笔撰写此帖,借以声讨他。
图片
全卷共计1193字,采用行草书,线条飞动野逸,排布奇宕波折,猛然一看如同“鬼画符”,仔细分析,实则字字精妙,内含规律,用笔坚守中锋。
笔锋如战场上的铁骑,横扫千军,点画具有铭文般的浑厚古朴,墨色随着节奏变幻,时而浓重,时而干涸,流动性和质感兼得,尽显质朴、天然之美。
图片
无论是笔法水平,还是艺术格调,此帖全部高过《兰亭序》,当年台北故宫,出借日本参加展出,惊艳了整个日本书坛,展会直接命名“超越王羲之的名笔”,由此可见,此帖的艺术境界之高。
这幅台北故宫的《争座位帖》乃是罕见真迹,精微的用笔细节,尽数可察,时常临摹,既能掌握颜真卿的篆籀之法,下笔遒劲有力,强化阳刚之气,还会领悟不同的艺术风貌,拓宽眼界,利于创新。
而今,我们对于颜真卿《争座位帖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的经折装,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,与原作毫无二致,见此品如见原作,市面独此一家,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